2011年11月15日星期二

分享锦集:确立你的投资哲理

人们步行于浓密的森林中,船只航行於茫茫的大海上,飞机在黑夜中穿洲越洋,假如没有指南针或方向仪的引导,都会迷失方向,无法达到目的地。

股市其实就好像浓密的森林或茫茫的大海,投资者置身其中,假如没有明确的投资哲理作为指南针或方向仪,也很容易迷失方向,在波谲云海的股海中兜圈子,无法走到“财富”的目的地。

许多投资者,在股市中浸淫了数十年,竟然还是无法致富,最大的原因,就是缺乏明确的投资哲理作为引导。



徒劳无功

没有投资哲理的投资者,在股市中抢进杀出,表面上是很努力,实际上是在兜圈子,最后是徒劳无功,这种投资方式,是在浪费时间。

那么,什么是“投资哲理”?

“投资哲理”又叫“投资理念”(Investment Philosobhy),是一组指导你的投资行动的原则。你根据这些原则,作出你的投资决定。

你的投资作风,就是你的投资哲理的具体反映。

投资哲理是你的信心的根据,所以,必须是明确的、肯定的。

不是模糊的,也不能是模棱两可的。

我本身的投资哲理是这样的(我如此相信):

1.股票投资成败决定于生意眼光,不是决定于预测股市起落的本领。

2.我相信价值,但价值必需有实实在在的财富作为后盾,才能长久存在。

没有财富作为后盾的价值,有如建在沙丘上的屋子,最后一定倒塌。

3.股市不是快速致富的地方,通常风险与投资时间的长短成正比。

4.只有长期投资才可以累积财富,因为价值需有财富作后盾才能持久,而创造财富需要时间。

5.反向是最好的投资策略。

6.慢而稳胜过快而狠。

7.最好的投资决定来自个人,不是来自集体。

8.这一组投资哲理,指导了我的投资行为,因此我不相信投机可以致富、不相信没有价值的股票可以长期站稳高价、不相信炒股可以发达、不相信有任何人有预测股市动向(尤其是短期的)的本领。

我相信价值投资法,相信脚踏实地是最好的投资方式。

提到股票投资,大家都公推股神巴菲特为“状元”。实际上,有不少投资基金,表现不在巴菲特之下,只是规模没有巴菲特之大,宣传没有巴菲特之多而已。

资本增值

最近在网站上读到,大马有一个阿波罗亚洲基金,在过去13年中,投资增值13倍。(1999年11月3日投资100美金,到2011年8月31日时增值至1346.93美金了。平均每年复利增长27.6%。

这只是资本增值,而且是在扣除了每年1%的管理费及15%的奖励金之后,也不包括每年约3%的股息在内。

这个以大马和香港为操作基地,专门投资于亚洲股市的基金,是由一名英国剑桥大学数学系毕业的女投资家Claire Barnes主持。

她在该基金的“投资哲理”中所阐述的投资哲理,包括:

1. 我们是从私人长期投资者的角度评估股票的商业价值,不大理会股市短期波动。

2. 我们喜欢价值,例如以50仙买价值1元的股票,但决不牺牲素质。

3. 我们也喜欢成长股,但价格必须合理(物有所值)。

4. 我们喜欢股息,对于没有派息政策的公司,存有戒心。

5. 我们尽力澈底了解公司,我们访问公司,细读年报和文告,跟他们的对手交谈,了解他们越久越好。

6. 我们通常投资3至15年,但低价买到好公司,也可能永远不卖。

该基金在13年中取得超过13倍的回酬,跟该基金坚持其投资哲理分不开。

你想在股市投资成功吗?

如果是的话,现在就确立你的投资哲理,并且坚持实践到底。

本周建议研究股项:佳杰科技(ECSICT BHD)

请从www.bursamalaysia.com下载及详读该公司招股说明书,2010年报及季报。

佳杰科技的主席和大股东为百乐门机构(Paramount)主席拿督张昌源。

分享锦集:败在心术不正

老陈是一名执行人员,工作了十多年,手头有一笔不大不小的储蓄,他认为把钱摆在银行里作定期存款,存足了漫长的365天,每1000令吉才取得区区35令吉的利息。

5万令吉的血汗钱,每年只取得1750令吉的回酬,何时才能累积到足够的教育费,让两个孩子去受大学教育呢?

他听说精於投资的同事老李,靠着敏锐的眼光,投资股票,现在身家已增至6个数字,他认为如果他走这条路,靠着他的聪明睿智,成绩当不在老李之下。

就这样,老陈提出了他的定存,一头栽进股市。



抢进杀出回酬反减

回酬太低,时间太长,是他舍定存入股市的主要原因,因此,他一开始就抱着在股市中搏杀,以求取更高回酬的投机策略,他认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为了让孩子有受大学教育的机会,他愿意冒险。

老陈就这样成为股市中另一名活跃的投机者。

但是,现实跟理想,往往背道而驰,经过了几年的抢进杀出,他的身家,不增反减,他百思不得其解,他付出这么多的心力去研究资料,打听消息,何以效果却那么差劲?

他听说老李,在股市中很少买卖,然而成绩斐然,靠着股票投资,不但有能力供一对儿女,在外国名牌大学毕业,如今都在大公司担任高职,老李不久就退休了,对于退休后的生活,一点也不担忧,因为他的投资收入,足以应付退休后的开支。

基本面评估股票

老陈找到了老李,请他吃晚餐,请教他股票投资成功之道。

在老李的要求下,老陈毫不保留的说出他的投机方法,然后问老李到底如何出错?

消息买股股价飚升

老李三杯下肚,沉吟良久,慢条斯里地说:“你无法在股市赚钱,是因为你心术不正。”

老陈一头雾水,他问:“你有无搞错,我怎会心术不正呢?”

老李问他:“你最近是不是以每股6令吉,买进了一批A公司的股票?”

老陈:“是啊。”

老李:“你为什么要买进A股?”

老陈:“因为有消息说此股很快就会起到8令吉,我有机会赚2令吉嘛!”

老李:“那么,你知道不知道A股实际上值得多少钱?”

老陈搔了搔头说:“我倒没想过这问题,不过,此股最低曾跌到2令吉,这两个月来,好消息不绝,股价一直飚升,现在已是6令吉了,不过我听说还会起,所以我在6令吉时买进,因为听说可涨至8令吉,不过,这跟心术不正有什么关系呢?能赚钱就行了,我管它价值多少?”

对股票研究有素的老李说:“不但有关系,而且关系很密切呢。据我所知,从基本面评估,A股最多值得2令吉,别人以6令吉卖给你,实际上已把你骗了,现在你以6令吉买进,希望以8令吉卖给别人,你也是想骗别人。骗来骗去,这种人是不是心术不正?”

老陈抗议:“我可没有这个存心啦,如果别人肯以8令吉跟我买,就好像我肯以6令吉向别人买,都是心甘情愿的,谁也没存心去骗人,怎能说是‘心术不正’呢?”

损人利己不能长久

老李微微点头说:“是啦,把A股卖给你的人,以及你把A股又卖给别人,都没有存心骗人,实际上,你们根本没想过这样做有什么不对,有股市存在数百年来,人人都这样做,从来没有人去想过这样做有什么不妥。

“但是,请你往深一层想:把一件只值得2令吉的东西,以8令吉卖给别人,跟中国旅游区的小商,以100元人民币,将只值10元人民币的假手镯,卖给游客,有什么分别?只不过是你没有存心骗人,而中国小商由始至终都存心骗游客,如此而已。”

“不过,尽管没有存心,实质上还是大同小异,将没有价值的东西,高价卖给别人以谋利!”

老陈说:“既然没有存心骗人,那么,就不算心术不正了吧!何况愿意以8令吉向我买A股的人,他也可能有机会以10令吉卖出,取得2令吉的利润,他也是受惠啦!”

居心不良长期蒙亏

老李:“的确是如此,他也是在没有存心的情况下骗人。现在的问题,不是有没有存心,而是这样做最终必有人受害,那个以10令吉买进的人,当股价崩溃时,A股跌至其真实价值2令吉的水平时,他亏损了8令吉,这可是他的血汗钱呵!”

“所以,把没有价值的股票推高,然后脱售给无知的散户,是损人利己的行为。没有任何损人利己的行为,可以长久存在,参与这种活动的人,必须蒙受亏损,这就是在股市投机,亏蚀者永远多过赚钱者的最根本原因。”

老李见老陈哑口无言,就继续说:“股市的买者与卖者,在进行交易时,其实都没有存心不良,问题是投机活动,有如赌博,本质就是损人利己。”

股票投机 零和游戏

“股市或赌场中,赌徒都是你情我愿,也是愿赌服输,故参与投机或赌博的双方,都没有不公平,问题不是公平不公平,而是整个活动的本质,就是损人利己,有一方赢就必有一方输,使赌业成为罪业 (Sin Industry), 投机跟赌博相似,是事情的本质,使它成为近乎罪业。”

“股票投机,是零和 (Zero Sum) 游戏,一方之所赢,必然等于另一方之所输,一方的受益,是由另一方的损失成就的。靠损人以达到利己的目的,是不是心术不正?”

老李说:“任何事情、行为、活动、事业的行为,必须建立在互惠互利,利人利己的基础上,才能持久,投机行为之所以不能长做,就好像赌博不能长赌,长赌必输,就是因为这类行为不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利人利己的基础上。”

老李又说:“那么,为什么投机行业或赌业,却永远存在?永远有人前仆后继的参与?这是人性弱点使然,大多数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弱点,罪业长存,原因在此。”

现在,老陈终於明白,何以他殚精竭虑,在股市抢进杀出,却赚不到钱,而老李行动不多,总是“莺莺美黛子”(闽语),却在股市大赚特赚的原因了。

读者诸君,你到底是老李还是老陈?

想做老陈还是老李?由你自己决定,但你必须对你的决定负责。

本周建议研究股项

马熔锡(MSC)

功课指导:
1.请进入 www.bursamalaysia.com, 下载该公司 2008-10 年的年报,详读。
2.进入 Google, 找出锡价趋势 (London Metal Exchange)。
3.研究锡的用途(日广)。

提示:
1.马熔锡是新加坡上市公司海峡商行的子公司。
2.马熔锡11月4日公布:第3季每股净利41.8仙,本财务年三个季度每股净利108.90仙。(请算出全年预期本益比)。
3.已派中期股息12仙。

投资策略:长期持有。

忠言:向别人讨鱼吃,吃完一条就没有了。自己学习捕鱼,永远有鱼吃。

欧债危机是个做假账的故事

欧元怎么了?欧洲怎么了?只占欧元区GDP2.5%的希腊居然让全球经济因之波动。欧债危机某种意义可以说就是做假账的故事,只是做假账的人不是公司,而是主权政府



近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导致国际资本市场大幅波动。欧债危机的导火索是希腊,但希腊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仅占欧元区的2.5%。当然,因为希腊债务危机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危机有在欧元区蔓延之势。危机诞生的根源,仍然是金融业的核心问题——信用。

去过欧洲的中国人都会对欧洲人悠闲且富足的生活艳羡不已。与欧洲人贵族式的生活方式相比,美国人过的也只算是暴发户的日子,而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大都市白领的生活节奏快得令人几无喘息之机,向往之情完全可以理解。试举一例说明:欧洲的超市和商店在节假日大都是关门歇业的,因为员工要休假,而企业则要为员工在工作日留出购物时间。这一景象对中国人不可想象,因为节假日正是中国这些商业零售业最繁忙的时候。在中国,即使像银行、电信这样具有垄断资源的行业,节假日都会营业,原因很简单,对于夫妻双方都要“朝九晚五”(经常还要加班)地工作的中国家庭而言,购物、去银行和电信办事等等只能安排在节假日。

不过,欧洲人或许并不都具备资格享受如此富足悠闲的生活,这一点只是因为统一的欧元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表象所掩盖了。如果说对于像德国、法国这样明显具有自身竞争优势的欧洲经济体而言,其国民享受上述生活还可以理解的话,而像希腊这样的并无产业竞争优势、自然资源优势,而且人力资本也不具备优势的经济体,本来只有明显的两种方案可选:一是像新兴经济体的人民一样努力工作,过一种紧张但还算满意的日子;另一种是生活仍然悠闲,但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可是,希腊加入欧元区之后,显然过上了另外一种生活。简言之,即借钱过富足且悠闲的日子。一个更形象的表述是:“挣着士兵的工资,过着皇上的生活。”

希腊的方式显然不具备可持续性,借钱总是要还的。加入欧元之后,虽然希腊获得了更高的信用,从而得以以低息借款,但它不是美国,无法通过自己印钞票来逃债。希腊今天的境况甚至从它加入欧元区的第一天起就有预兆,它从来没有达到加入欧元区的严格标准:即预算赤字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负债率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60%。据说,为达到加入欧元区的上述标准,2001年希腊在高盛的帮助下做了一个“债务隐瞒”方案。事实上,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一些出现债务危机的其他欧元区国家也像希腊一样,加入欧元时在财务上弄虚作假。瞧瞧,又是老生常谈的故事!欧债危机某种意义可以说就是做假账的故事,只是做假账的人不是公司,而是主权政府。

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借1块钱还不起,是你的问题;借1亿块还不起,就成了别人的问题了。”希腊如今债务高达4,000亿欧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45%。显然,它的问题已经不是自身的问题,甚至也不仅仅是欧元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