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要計算回酬,首先得弄清楚成本。
就像去工作,也得計算每天付出的成本如車油、時間等等是否能換回更高的回酬,所付出的值不值得。
基金投資尤其適合剛開始投資的投資者,但單位信託基金初期投資成本高,因此在投資前,應該搞清楚相關成本。
專家認為,一般上投資基金需要考慮的費用是最初服務收費( Initial Service Charge)和年費。
收費越低越好,但是切記必須以同種類的基金作出比較,因為債券基金一般成本較股票基金低,長期內依然可以帶來相當高回酬,炒作因素也相對少。
根據大馬投資經理聯合會(FiMM)網站資料,最初服務收費也被稱為服務費、銷售費、入場費等,是基金投資者投資基金的成本,作為持有基金單位期間,基金行銷和分銷、基金經理的管理費等費用。
須先支付費用
資料顯示,一般上基金投資者必須先支付5%至10%的提前收費,其中很大部分是代理的佣金。
假設這項收費是5%,投資10萬令吉,就有5000令吉被扣出來當做服務收費,剩下的9萬5000才做投資,屬基金資產淨值(NAV)。
另外,基金管理費一般每年介于資產淨值的1至1.5%,是基金管理成本。
除了行政費,主要是基金經理的酬勞,會在從相關基金的淨資產值扣除后支付給基金經理,無需理會該基金表現。
信託費(trustee fee)則是受托人的服務費,作為監管基金營運的酬勞。這項成本是以每日計算,而且從基金的淨資產值中扣除。
此外,基金的其他開銷還包括審核費、稅務、招股書和年報的印刷費用、郵費、印刷費等等,都從基金淨資產值中扣除。
提前贖回遭徵收費
一般徵收了初期成本的基金,不會向投資者徵收贖回費用。
惟一些基金比如保本基金,在未到期前贖回,就會要徵收贖回收費,未到屆滿期贖回基金的舉動不被鼓勵。
也有一些沒有徵收提前收費的基金,會以每年遞減的方式徵收贖回費用。如第一年內贖回就徵收淨資產值得3%,以此類推,第三年后就無需贖回費。
轉換費,屬于次級收費,一般是轉換基金的時候才會被徵收,不同基金公司有不同的規則。
一些公司允許投資者在一年內進行兩次免費轉換,一些則一年一次,也有公司不給予無免費轉換。
發行時認購巧妙省成本
基金新發行的時候,申購費用會比較低,所以若看好一隻基金前景,又想要節省手續費用,應該盡量在發行時就認購。
此外,紅利再投資不僅節省申購費也能達到復利效果。如果投資者看好一隻基金未來的成長潛力,選擇紅利再投資的分紅方式,首先就節省了申購費。
然后由于按照除息日的基金分額淨值為計算基準,確定再投資份額,增加到投資者的賬戶中,這種方式發揮複利效應,提高基金實際收益。
若真看好其他基金前景,投資者應該把握免費或同公司旗下基金產品間免費轉換的優惠。
不過投資者必須注意,常常更換基金未必能達到想要的投資效果,即便免費也不應該隨便轉換
股神Jordan
2013年4月12日星期五
定期定額投資須堅持
投資看似簡單但不容易,加上大部分人都為工作和生活忙碌,無法花費更多時間精心研究每一種投資工具,因此定期定額投資(簡稱定投)是“懶人”最主要的投資策略。
但怎樣定投才會獲得回酬,是不是所有基金都適合定期定額投資呢?
專家指出,要通過定投獲得回酬,成功的秘訣在于堅持,不能因為基金賬面淨值一時虧損而覺得自己虧了錢,手忙腳亂。
定投最重要的概念是不管基金資產淨值變化如何,而是對定投所得單位數量和成本的平均成本作比較。
假設一個人連續做了三期定投,第一期的基金資產淨值是1.50令吉,第二期跌到了1令吉。市場再繼續下跌,到了第三期資產淨值只剩下50仙。
先不考慮基金的收費成本,在連續定投了3個月后,很多人會誤以為上述投資者投入的成本就是3者的平均數1令吉。
事實上,這並不對,而是要從3期定投所獲得的基金單位數量作衡量。
假設3個月里,投資者一共用450令吉買到了550個基金單位,也就是說平均每單位基金的成本是0.818令吉!(參考表)
定投投資者每月投資的總金額都是固定的,因此基金淨值若上漲,買到的基金份額就少,相反,若基金資產淨值下跌了,所獲得的基金份額也就相應增多。
但很多人只看到每份基金淨值的變化,而忽略了定投的重要概念。
一個字“守”
中國著名財經電視製作人李南在其部落格中指出,基金定投最大的好處就是可在市場下跌的過程中有效地分攤買入成本,然后在市場轉好時盡早獲得正收益。
她形容,定投就像種樹一樣, 在市場下跌時,以更便宜價格買到更多樹苗種下去。
等到市場好轉時,就靜待果子成熟。而且收成不只是一個果子,是額外多種的那棵樹的果子!
不過李南認為,定投的好處需要時間來證明。如果投資者覺得自己經歷的虧損好像越來越大,受不了打擊退場,最后還是虧!
只有市場下跌時堅持投資,等到市場反彈后才能收穫比別人更多。
她指出,一般基金定投計劃要持續一個資本市場週期,也就是一個熊市再加上一個牛市。
經一輪下跌和上漲之后,投資者就有90%以上的可能性是賺錢!
但怎樣定投才會獲得回酬,是不是所有基金都適合定期定額投資呢?
專家指出,要通過定投獲得回酬,成功的秘訣在于堅持,不能因為基金賬面淨值一時虧損而覺得自己虧了錢,手忙腳亂。
定投最重要的概念是不管基金資產淨值變化如何,而是對定投所得單位數量和成本的平均成本作比較。
假設一個人連續做了三期定投,第一期的基金資產淨值是1.50令吉,第二期跌到了1令吉。市場再繼續下跌,到了第三期資產淨值只剩下50仙。
先不考慮基金的收費成本,在連續定投了3個月后,很多人會誤以為上述投資者投入的成本就是3者的平均數1令吉。
事實上,這並不對,而是要從3期定投所獲得的基金單位數量作衡量。
假設3個月里,投資者一共用450令吉買到了550個基金單位,也就是說平均每單位基金的成本是0.818令吉!(參考表)
定投投資者每月投資的總金額都是固定的,因此基金淨值若上漲,買到的基金份額就少,相反,若基金資產淨值下跌了,所獲得的基金份額也就相應增多。
但很多人只看到每份基金淨值的變化,而忽略了定投的重要概念。
一個字“守”
中國著名財經電視製作人李南在其部落格中指出,基金定投最大的好處就是可在市場下跌的過程中有效地分攤買入成本,然后在市場轉好時盡早獲得正收益。
她形容,定投就像種樹一樣, 在市場下跌時,以更便宜價格買到更多樹苗種下去。
等到市場好轉時,就靜待果子成熟。而且收成不只是一個果子,是額外多種的那棵樹的果子!
不過李南認為,定投的好處需要時間來證明。如果投資者覺得自己經歷的虧損好像越來越大,受不了打擊退場,最后還是虧!
只有市場下跌時堅持投資,等到市場反彈后才能收穫比別人更多。
她指出,一般基金定投計劃要持續一個資本市場週期,也就是一個熊市再加上一個牛市。
經一輪下跌和上漲之后,投資者就有90%以上的可能性是賺錢!
定期定投 | |||
基金單位 資產淨值 (令吉) | 基金 成本 (令吉) | 獲得基金 單位(個) | |
第一期 | 1.50 | 150 | 100 |
第二期 | 1.00 | 150 | 150 |
第三期 | 0.50 | 150 | 300 |
合計 | 450 | 550 | |
盈虧點 (令吉) | 450/550=0.8181 |
勿以收入分配 衡量回酬表現
除了資本增值,單位信託投資者的額外收益就是通過基金的收入分配(Income Distribution)。
但是,基金的收入分配並不等同于盈利,投資者千萬不得將兩者混淆,更不應用來衡量回酬表現。
基金收入分配就是指基金將收益的一部分,派發給基金持有人。一般上,收入分配將通過2種方式進行,即派發現金和再投資(不派發現金,以派發更多基金單位取代)。
這些部分收益本來就是基金單位淨資產值(NAV)的一部分,而投資者實際上獲得的分配就是自己賬面上的資產。
因此,派發收入分配不會使基金單位價值增加。若以額外單位進行分配,也只是會把基金的單位數量提高。
單位多價值減
根據證券領域發展機構(SIDC)的資料,假設投資者以1000令吉,認購了1000個1令吉的基金單位,基金公司派發5%或5仙收入分配后,投資者的基金價值就會從1令吉減少到95仙。
這是因為基金的總淨資產值已配派掉一部分。
若派發額外單位,如以一單位現有基金單位分配一單位免費單位后,該投資者所擁有的基金單位就會增至2000個單位。
不過所持有的單位價值,不會上漲至2000令吉,它還會保持為1000令吉。而且每單位價值也從1令吉,降低至50仙。
證券領域發展機構也披露,常常有人認為,基金進行收入分配前,就是買入單位信託的好時機。
但收入分配並不會增加單位價值,因此,收入分配不是賺錢的最快方法。投資基金需看更長遠。
但是,基金的收入分配並不等同于盈利,投資者千萬不得將兩者混淆,更不應用來衡量回酬表現。
基金收入分配就是指基金將收益的一部分,派發給基金持有人。一般上,收入分配將通過2種方式進行,即派發現金和再投資(不派發現金,以派發更多基金單位取代)。
這些部分收益本來就是基金單位淨資產值(NAV)的一部分,而投資者實際上獲得的分配就是自己賬面上的資產。
因此,派發收入分配不會使基金單位價值增加。若以額外單位進行分配,也只是會把基金的單位數量提高。
單位多價值減
根據證券領域發展機構(SIDC)的資料,假設投資者以1000令吉,認購了1000個1令吉的基金單位,基金公司派發5%或5仙收入分配后,投資者的基金價值就會從1令吉減少到95仙。
這是因為基金的總淨資產值已配派掉一部分。
若派發額外單位,如以一單位現有基金單位分配一單位免費單位后,該投資者所擁有的基金單位就會增至2000個單位。
不過所持有的單位價值,不會上漲至2000令吉,它還會保持為1000令吉。而且每單位價值也從1令吉,降低至50仙。
證券領域發展機構也披露,常常有人認為,基金進行收入分配前,就是買入單位信託的好時機。
但收入分配並不會增加單位價值,因此,收入分配不是賺錢的最快方法。投資基金需看更長遠。
單層基金價格制方便投資者
世界上,由于許多投資者沒有足夠時間、技巧和資源直接進行投資,因此信託單位基金成了很多投資者累積財富的方法之一。
基金結合眾人資金,通過專業經紀進行投資,相對自己到市場裡單打獨鬥,風險低很多。
同時,直接簡單的價格制度,讓投資者更容易掌握和了解相關資訊,進而做出投資決定。
根據大馬投資經理聯合會(FiMM)資料,我國于2007年7月1日開始,棄用雙層價格機制(dual pricing regime)對單位信託採用單層價格機制(single pricing regime)。
資料顯示,在新的機制下:
1. 基金的買賣就只根據單一的價格,即是其淨資產值(NAV)。
2. 買入基金單位時,銷售收費是在購得基金單位前,就預先被扣除出來。
3. 不同的銷售管道,不一樣的銷售收費,如直接購買、通過代理購買都不同。而且投資者可能還可針對銷售收費進行商討。
比較投資成本
大馬投資經理聯合會披露,以前實施雙層價格的時候,單位信託基金公司會在報章上刊登單位銷售價和贖回價,但銷售收費卻隱藏在銷售價格裡。
新的機制里,單位信託的價格就是其淨資產值,銷售收費則是根據淨資產值計算,比如興業的股票基金、平衡基金、支線基金等,每單位銷售收費可高達淨資產值的6%。
假設一個投資者的基金投資額是1000令吉,想要投資的基金,每單位淨資產值是1令吉,銷售收費是5%,那投資者的成本就是50令吉,支付1050令吉,便購得1000單位。
基金的收費細節將顯示在每月的交易賬單上。
這情況下,投資者就可以針對不同基金清楚列名的收費資訊等,直接比較他們的投資成本。
此外,由于各投資管道收費不同,投資者也可以獲得不同的諮詢服務。不過,專業的服務收費自然就更高了
基金結合眾人資金,通過專業經紀進行投資,相對自己到市場裡單打獨鬥,風險低很多。
同時,直接簡單的價格制度,讓投資者更容易掌握和了解相關資訊,進而做出投資決定。
根據大馬投資經理聯合會(FiMM)資料,我國于2007年7月1日開始,棄用雙層價格機制(dual pricing regime)對單位信託採用單層價格機制(single pricing regime)。
資料顯示,在新的機制下:
1. 基金的買賣就只根據單一的價格,即是其淨資產值(NAV)。
2. 買入基金單位時,銷售收費是在購得基金單位前,就預先被扣除出來。
3. 不同的銷售管道,不一樣的銷售收費,如直接購買、通過代理購買都不同。而且投資者可能還可針對銷售收費進行商討。
比較投資成本
大馬投資經理聯合會披露,以前實施雙層價格的時候,單位信託基金公司會在報章上刊登單位銷售價和贖回價,但銷售收費卻隱藏在銷售價格裡。
新的機制里,單位信託的價格就是其淨資產值,銷售收費則是根據淨資產值計算,比如興業的股票基金、平衡基金、支線基金等,每單位銷售收費可高達淨資產值的6%。
假設一個投資者的基金投資額是1000令吉,想要投資的基金,每單位淨資產值是1令吉,銷售收費是5%,那投資者的成本就是50令吉,支付1050令吉,便購得1000單位。
基金的收費細節將顯示在每月的交易賬單上。
這情況下,投資者就可以針對不同基金清楚列名的收費資訊等,直接比較他們的投資成本。
此外,由于各投資管道收費不同,投資者也可以獲得不同的諮詢服務。不過,專業的服務收費自然就更高了
債券型基金非穩賺不賠
“基”民投資單位信託基金時,常常會有迷思,如“第一名基金就是好基金”、“市場一直跌,定期定額不如先停扣”,和“債券型基金穩賺不賠”等。
實際上,任何投資都有風險,即便債券型基金非常穩定,也不能保證穩賺不賠。
傳統上,本地債券投資活動都局限于投資機構,因為需要很大的投資額。一般單一債券的最低投資額是500萬令吉。
因此,債券型基金是散戶投資債券最好的替代方法。通過更多投資者集資,散戶可以最低1000令吉投資債券。
而且,由多個債券組成,債券基金可達到多元化和降低風險的效果。
但,並非投資債券,就能穩賺不賠。
先釐清錯誤觀念
專家說,要投資債券基金,要先弄清楚一些錯誤觀念。
1. 投資債券基金也有風險。
債券種類繁多,有政府債券、企業債券、結構債券、利率債券及新興市場債券等。
以信用風險來說,政府公債由政府發行,以政府信用做擔保,違約機率趨近于零,因此,投資風險最小。
新興市場債券則因與股市連動性較高,所以投資風險也相對較高。
2. 並不是配息率高的債券基金就是較好的基金。
債券價格會變化,若債券價格下跌,又要付出高配息,就會侵蝕本金,導致領了高利息,卻使總報酬率下滑。
3. 股市跌,債券基金不一定會漲。
還得視債券基金類型而定,發達國家政府公債基金跟股市連動性小,因此與股市表現一般反方向;高收益債券基金與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則與股市連動性高,走勢都一致。
4. 雖然,主要不會強調資本增長,債券型基金報酬率未必比股票型基金差。
如金融海嘯重挫各大市場時,市場出現流動性危機時,債券型基金的報酬率遠勝于股票型基金。
5. 選擇債券基金也得考慮到個人的風險承受度。穩健保守的投資者一般會選以政府公債為主的債券型基金。積極型的投資者則可挑選高收益債及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實際上,任何投資都有風險,即便債券型基金非常穩定,也不能保證穩賺不賠。
傳統上,本地債券投資活動都局限于投資機構,因為需要很大的投資額。一般單一債券的最低投資額是500萬令吉。
因此,債券型基金是散戶投資債券最好的替代方法。通過更多投資者集資,散戶可以最低1000令吉投資債券。
而且,由多個債券組成,債券基金可達到多元化和降低風險的效果。
但,並非投資債券,就能穩賺不賠。
先釐清錯誤觀念
專家說,要投資債券基金,要先弄清楚一些錯誤觀念。
1. 投資債券基金也有風險。
債券種類繁多,有政府債券、企業債券、結構債券、利率債券及新興市場債券等。
以信用風險來說,政府公債由政府發行,以政府信用做擔保,違約機率趨近于零,因此,投資風險最小。
新興市場債券則因與股市連動性較高,所以投資風險也相對較高。
2. 並不是配息率高的債券基金就是較好的基金。
債券價格會變化,若債券價格下跌,又要付出高配息,就會侵蝕本金,導致領了高利息,卻使總報酬率下滑。
3. 股市跌,債券基金不一定會漲。
還得視債券基金類型而定,發達國家政府公債基金跟股市連動性小,因此與股市表現一般反方向;高收益債券基金與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則與股市連動性高,走勢都一致。
4. 雖然,主要不會強調資本增長,債券型基金報酬率未必比股票型基金差。
如金融海嘯重挫各大市場時,市場出現流動性危機時,債券型基金的報酬率遠勝于股票型基金。
5. 選擇債券基金也得考慮到個人的風險承受度。穩健保守的投資者一般會選以政府公債為主的債券型基金。積極型的投資者則可挑選高收益債及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用懶人法投資基金
很多人都想無須動腦筋或浪費時間,就可在投資時無往不利,財源滾滾,但卻沒有一種投資可以不勞而獲。
惟聰明人做事講策略和方法,所以還是可透過看似簡單的“懶人投資”策略,獲得想要的回酬。
“懶人投資”講的是策略,雖說是“懶人法”,至少還得想想辦法,透過有效策略取得想要的回酬。
專家說,定期定額投資越早開始,就越早受益。一般上,投資單位信託基金,定投的起點越早,複利效果也越大。
比較遲開始的定投,要實現同樣目標,早開始定投,每月需要支出的金額就越少。
所以“懶人”應該及早開始定期定額投資,不然就得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得到相同回酬。
投資基金,第二個“懶人投資”策略,就是長期堅持,進而分散風險。時間的價值對于基金定投尤其珍貴,要收穫時間的玫瑰惟有堅持如一。
例如1983年至2003年期間,定投美國股票型基金20年的年平均收益率為10.3%。
長期堅持一般能夠為基金投資帶來不錯回酬,也符合“懶人”的需求,無須時時刻刻注意著股市走勢。加上基金的管理成本較高,若短期內就買賣,扣掉成本,回酬可能比想像中還要低。
投資要注意成本,專家說,投資基金一定要注意相關收費,因為它將影響回報。本傑明富蘭克林說過:“不要小看一點點費用,滲漏的水滴足以淹沒整艘船隻!”
基金定投是理財長跑,基金投資相關收費長時間累加,會產生想像不到的明顯回酬差異。
懶人理財公式無需天天煩
除了上述3招,“基”民也可以透過50%穩守+25%穩攻+25%強攻=懶人理財公式來投資。
利用投資資金,一半用來購買低風險理財產品保本,四分之一購買平衡基金以獲得較穩定的回酬,四分之一投資股票基金獲取風險收益。
投資者也可以參考基金投資足球隊陣型,4一3一2一1。
基金投資者可以借鑒足球隊陣型,對基金投資份額進行分配,起到分散風臉的效果。
即40%的資金購買股票型基金、30%的資金購買混合型基金,20%的資金購買貨幣市場基金和10%的資金購買債券型基金。
惟聰明人做事講策略和方法,所以還是可透過看似簡單的“懶人投資”策略,獲得想要的回酬。
“懶人投資”講的是策略,雖說是“懶人法”,至少還得想想辦法,透過有效策略取得想要的回酬。
專家說,定期定額投資越早開始,就越早受益。一般上,投資單位信託基金,定投的起點越早,複利效果也越大。
比較遲開始的定投,要實現同樣目標,早開始定投,每月需要支出的金額就越少。
所以“懶人”應該及早開始定期定額投資,不然就得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得到相同回酬。
投資基金,第二個“懶人投資”策略,就是長期堅持,進而分散風險。時間的價值對于基金定投尤其珍貴,要收穫時間的玫瑰惟有堅持如一。
例如1983年至2003年期間,定投美國股票型基金20年的年平均收益率為10.3%。
長期堅持一般能夠為基金投資帶來不錯回酬,也符合“懶人”的需求,無須時時刻刻注意著股市走勢。加上基金的管理成本較高,若短期內就買賣,扣掉成本,回酬可能比想像中還要低。
投資要注意成本,專家說,投資基金一定要注意相關收費,因為它將影響回報。本傑明富蘭克林說過:“不要小看一點點費用,滲漏的水滴足以淹沒整艘船隻!”
基金定投是理財長跑,基金投資相關收費長時間累加,會產生想像不到的明顯回酬差異。
懶人理財公式無需天天煩
除了上述3招,“基”民也可以透過50%穩守+25%穩攻+25%強攻=懶人理財公式來投資。
利用投資資金,一半用來購買低風險理財產品保本,四分之一購買平衡基金以獲得較穩定的回酬,四分之一投資股票基金獲取風險收益。
投資者也可以參考基金投資足球隊陣型,4一3一2一1。
基金投資者可以借鑒足球隊陣型,對基金投資份額進行分配,起到分散風臉的效果。
即40%的資金購買股票型基金、30%的資金購買混合型基金,20%的資金購買貨幣市場基金和10%的資金購買債券型基金。
信託基金多樣化分散投資風險
專家指出,單位信託基金本身就是一種多樣化的投資工具,因此投資在基金可以取得分散風險的效果。
但,不同基金性質不一樣,投資效果也會有異。因此,基金投資者還可以在各種風險程度的基金間,作出選擇,進一步強化所擁有基金組合的多元化。
任何投資活動,都有風險,所以投資最基本策略就是要降低投資風險。而投資組合多樣化或分散投資,就是降低風險最普通的技巧。
專家指出,分散投資主要有3種方式,即橫向多樣化(Horizontal Diversification)、縱向多樣化(Vertical Diversification)和地理多樣化(Geographical Diversification)。
橫向多樣化策略是指通過不同投資工具來分散投資風險。一般上,組合里包括股票、債券、固定收入、現金、房產和單位基金信託等。
投資不同類型
縱向多樣化策略則是在同一種投資工具中,選擇投資條件不一樣的產品。舉例,購買股票時,可以分成上市公司規模大或小、公司上市地點和公司主要業務等。
地理多樣化策略,就是選擇投資在不同國家的投資工具,通過不同的地理因素分散投資風險。
《個人理財》資料顯示,若您持有表現不錯的股票型基金,而且回酬相當不錯,就不需要再投資另一個差不多相同性質的基金。
要分散風險,可以選擇其他類型基金,比如主要投資活動是以地理為考量的基金。
若是債券基金,則可以不同期限的債券作風險分散的動作。
債券有分短期和長期,也有分不同發行商,如政府債券、企業債券、投資級別、回酬和國際債券。
專家也指出,債券級別不同,也可分散風險,因為低級別的債券,回酬更高,惟風險也更高
但,不同基金性質不一樣,投資效果也會有異。因此,基金投資者還可以在各種風險程度的基金間,作出選擇,進一步強化所擁有基金組合的多元化。
任何投資活動,都有風險,所以投資最基本策略就是要降低投資風險。而投資組合多樣化或分散投資,就是降低風險最普通的技巧。
專家指出,分散投資主要有3種方式,即橫向多樣化(Horizontal Diversification)、縱向多樣化(Vertical Diversification)和地理多樣化(Geographical Diversification)。
橫向多樣化策略是指通過不同投資工具來分散投資風險。一般上,組合里包括股票、債券、固定收入、現金、房產和單位基金信託等。
投資不同類型
縱向多樣化策略則是在同一種投資工具中,選擇投資條件不一樣的產品。舉例,購買股票時,可以分成上市公司規模大或小、公司上市地點和公司主要業務等。
地理多樣化策略,就是選擇投資在不同國家的投資工具,通過不同的地理因素分散投資風險。
《個人理財》資料顯示,若您持有表現不錯的股票型基金,而且回酬相當不錯,就不需要再投資另一個差不多相同性質的基金。
要分散風險,可以選擇其他類型基金,比如主要投資活動是以地理為考量的基金。
若是債券基金,則可以不同期限的債券作風險分散的動作。
債券有分短期和長期,也有分不同發行商,如政府債券、企業債券、投資級別、回酬和國際債券。
專家也指出,債券級別不同,也可分散風險,因為低級別的債券,回酬更高,惟風險也更高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