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由于許多投資者沒有足夠時間、技巧和資源直接進行投資,因此信託單位基金成了很多投資者累積財富的方法之一。
基金結合眾人資金,通過專業經紀進行投資,相對自己到市場裡單打獨鬥,風險低很多。
同時,直接簡單的價格制度,讓投資者更容易掌握和了解相關資訊,進而做出投資決定。
根據大馬投資經理聯合會(FiMM)資料,我國于2007年7月1日開始,棄用雙層價格機制(dual pricing regime)對單位信託採用單層價格機制(single pricing regime)。
資料顯示,在新的機制下:
1. 基金的買賣就只根據單一的價格,即是其淨資產值(NAV)。
2. 買入基金單位時,銷售收費是在購得基金單位前,就預先被扣除出來。
3. 不同的銷售管道,不一樣的銷售收費,如直接購買、通過代理購買都不同。而且投資者可能還可針對銷售收費進行商討。
比較投資成本
大馬投資經理聯合會披露,以前實施雙層價格的時候,單位信託基金公司會在報章上刊登單位銷售價和贖回價,但銷售收費卻隱藏在銷售價格裡。
新的機制里,單位信託的價格就是其淨資產值,銷售收費則是根據淨資產值計算,比如興業的股票基金、平衡基金、支線基金等,每單位銷售收費可高達淨資產值的6%。
假設一個投資者的基金投資額是1000令吉,想要投資的基金,每單位淨資產值是1令吉,銷售收費是5%,那投資者的成本就是50令吉,支付1050令吉,便購得1000單位。
基金的收費細節將顯示在每月的交易賬單上。
這情況下,投資者就可以針對不同基金清楚列名的收費資訊等,直接比較他們的投資成本。
此外,由于各投資管道收費不同,投資者也可以獲得不同的諮詢服務。不過,專業的服務收費自然就更高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