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2日星期五

迎負利率時代 建基金金字塔理財

在目前通脹高企的環境下,我們單純的儲蓄很難避免資產“縮水”。要如何通過基金保值?

專家建議,投資者可以建立“理財金字塔”,以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為“塔基”,混合基金為“塔身”,股票型基金為“塔尖”。

以風險來看,債券基金、貨幣基金最穩定,作為“塔基”最合適;而風險最大的股票型基金為“塔尖”,是因為風險最高,尤其現在股市激烈波動期間,所以成分最小,受的風險也不會太大。

存款率不抵通脹率

一般家庭都會準備一些必要的儲備資金,通常為3至5個月的應急資金。不少投資者會選擇將這筆錢作為活期存款放在銀行中。

專家指出,這樣的理財方式並不科學。因為目前國內銀行不超過100萬令吉定存最低利率水平,介于2.55%至2.75%,以3月份達3%的通脹率計算,放在銀行的定存負回酬利率介于0.45至0.25%。

存款者的負回酬利率,指的是銀行定期存款利息的回酬不足于抵銷因通脹率高漲而造成的貨幣貶值。

因此,專家建議,投資者可以利用這資金購買貨幣基金。僅投資于國債、回購、央行票據等品種的貨幣基金,風險極低,而且流動性僅次于銀行活期儲蓄,收益則與一年定期存款接近,是儲蓄的絕佳替代品種。

另外,利率回揚的趨勢下,儲蓄存期越長則儲戶資金被鎖定的時間就越長,其間的通脹和加息風險就越大。

頻繁轉存可能會讓存款利息變成活期利息,反而降低收益。此時,投資者可適當配置債券基金,以彌補定期存款的利率損失。

專家表示,以債券基金為代表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可有效平攤市場波動,起到資產“穩定器”作用,是資產池中不可或缺的低風險投資理財標配品種之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